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专题 汽车专题

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表_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表2023

zmhk 2024-06-13 人已围观

简介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表_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表2023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表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关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

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表_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表2023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表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关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表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跟上时代的步伐。

1.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埃及记”

2.小汽车的短板

3.深度 | 拜登来了,全球车市喜忧参半

4.2019盘点|2020年,裁员浪潮将如何袭击中国汽车界?

5.新能源电动汽车价格表

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表_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表2023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埃及记”

       一直以来,中国汽车成功出海是自主品牌心中的一个梦想。从2001年加入世贸开始,“走出去”就成为了各大车企前赴后继的必由之路。

       2001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陆续进军海外市场,并且规模不断扩大,到2008年达到高峰。虽然欧美车企在中国市场蜂拥而至,虎狼一般分食蛋糕。

       但是在自主品牌眼里,他们也看到第三世界国家带来的机会。力帆纵横俄罗斯市场十余载、江淮独爱巴西、北汽直接从埃及走向了整个北非,安凯成了沙特乘用车的记录保持者,上汽通用五菱直铺缅甸……

       中国汽车出口量从2002年的不足3万辆上升到2008年的68万辆,出口量增长20多倍,年均增幅高达81%,并在2012年成功突破百万辆。但2012年后,出口数量和规模都逐渐回落,直到2018年,又才重回至百万级别。

       第一世界分食第二世界与第三世界,全球汽车消费市场俨然成为一幅阶级倾轧的另类图景。这一情况也在近两年开始变化。中国车企开始“西天取经”,走向欧洲和北美,在外界看来,能否成功反攻第一世界也成为一家企业是否优秀的一项衡量标准。

走向“第一世界”

       8月,中国汽车出口达到30.8万辆,创下月度历史新高。港口是反映对外贸易及经济发展情况的“晴雨表”,来自边检部门的数据显示,8月洋山边检站累计办理入出境外贸滚装船11艘次,环比增长2倍多。8月上海南港码头累计出口商品车达37,311辆,创下2022年以来单月新高。9月,从上海南港码头出口的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比例显著增加,占据码头出口汽车总量的八成以上,国产新能源汽车崛起时刻在口岸持续上演。

       随着汽车出口的快速增长,滚装船市场也快速升温,滚装船租金攀升至历史高位。航运研调机构克拉克森数据显示,6500车位的大型滚装船今年日租金已达创纪录的5.5万美元。

       可以看出,汽车出口已经是车企的一个大风向,尽管在销量占比上,大部分销量依旧是以巴西,东南亚已经俄罗斯市场为主,但已经有不少车企开始往欧洲和北美进发。

       值得关注的是,与传统燃油车不同,新能源汽车主要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据统计,出口到发达国家的销量占比高达85.6%。比亚迪唐和汉、东风风光ix5、小鹏G3、爱驰U5、赛力斯3等国产自主品牌乘用车电动车型先后出口欧洲;宇通、金龙、比亚迪等新能源客车产品在欧美、中东也有很好表现。

       先是东风岚图FREE首次登陆北欧;8月1日,比亚迪宣布与欧洲最大的经销商之一Hedin Mobility进行合作,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并将于今年10月交付;8月9日,长城汽车与埃米尔福莱集团就魏牌和欧拉在欧洲市场的进口和分销达成战略合作;中国五菱的首款新能源全球车Air ev随后也在印尼下线。

       而作为新势力征战欧洲的桥头堡,小鹏早在2020年9月,就将首批G3发往挪威,并由当地经销商销售;2021年5月,蔚来发布挪威战略,ES8进军欧洲。9月22日,蔚来宣布将于德国时间10月7日在德国柏林举办NIO Berlin 2022。届时蔚来将宣布产品、全体系服务和创新商业模式在德国、荷兰、瑞典和丹麦市场落地。

       今年9月份,零跑汽车正式开启“出海”模式,首批T03出口至以色列,迈出全球化进程的第一步。T03作为零跑首款出口车型,现已通过欧盟整车形式认证,获得欧洲市场的销售许可,可在所有欧盟国家内正式上牌注册。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国门也不再沿袭“低价换市场”的老路。有数据显示,2021年,出海欧洲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平均单价为3万美元,表明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已经具备一定话语权。

       过去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发现一个不错的市场就一窝蜂地上,通过价格战把蓝海拼成红海。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价格竞争通常不是最主要手段,而是通过知识产权、差异化服务、个性化服务等提高自己的市场地位,例如品牌、授权经营、特许经营。

新能源的机会与挑战

       2022年6月,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通过了一份报告,报告主张从2035年起停止在欧盟销售新的燃油车,该禁售令也包含了混合动力汽车。

       据悉,此报告还囊括了诸多与汽车产业相关的要求,包括2030年,欧盟境内的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21年减少55%,到2035年要减少100%,全面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同时,到2025年欧洲将建设超过100万个充电站,到2030年将建设350万个充电站。此外,高速公路每60公里,必须安装一个充电站,每150公里必须配置一座加氢站。

       在部分国家和车企公开禁售油车时间表的背景下,可以看到全欧洲停售燃油车是必然的。同时,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的维度,欧盟减碳的力度只会只增不减,这将使得欧洲电动车的推广有了长期的托底和保障。按照预测,未来14年欧洲电动车复合增速有望超过15%。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峰表示:“全球经济正在复苏,汽车消费也在恢复;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汽车转型中取得的优势;欧美等纷纷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等这些因素,成为我国汽车出口增长的新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新能源为主的未来汽车出口中,安全成为了比销售更为重要的一大问题。由于锂电池存在一定特殊性,铁路、航空对其长途运输往往条件严苛,存在需要“车电分离”的情况。

       一位车企负责人就透露称,通过集装箱模式或铁路运输时,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会被列为“危险品”,因此不得不将电池拆卸下来。“这会大大增加企业的运输成本和运输中产生的碳排放,影响了新能源整车和锂电池零部件的出口效率。

       今年2月份,一辆装载了3,965辆汽车的大众货船就在海上烧了,其中就包括1100辆保时捷、189辆宾利以及少量兰博基尼。船上仅宾利汽车的价值就超过3000万美元,预计本次损失总价高达数十亿。对于本次事故的起火原因,有涉事人员表示,货轮起火是由于电动车锂电池着火所导致。

       新能源出海,可以说是机会与挑战并存,但汽车作为一个高度全球化的竞争行业。进军海外市场、参与全球竞争是检验一个汽车品牌是否国际化的重要标准。奔驰、宝马、大众、丰田等国际汽车巨头在传统燃油车市场能有今天的行业地位,也都是在本土市场之外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结果。

       从跨国汽车巨头竞相涌入中国市场,到“中国制造、全球出口”,再到中国品牌凭借新能源再次扬帆出海,这场关于“走出去”的命题或许会在汽车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走得有些不一样。

小汽车的短板

       (北京)4月12日,由寰球汽车集团主办的“交融·共生——中国汽车发展趋势论坛”在北京召开。活动现场,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著名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中汽政研新能源汽车政策研究部总监周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等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展开了激烈的探讨。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能源、技术、产品革新的重要阶段,在新能源不断持续推向纵深的节点上,传统燃油以及纯电动以外的技术路线何去何从,以及未来技术路线究竟如何相融共生成为了行业内外高度关注的课题。

       尤其2023年由湖北武汉引发的降价潮,客观推高了普通消费者对于汽车消费的价值预期,甚至出现了“持币待购”的现象。如何在市场错综复杂的变幻中,找寻技术发展的推动力量,也成为了外界关注的课题。

       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

       对此,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提出,政策的出台一定要听从消费者,它不是剥夺消费者多元需求的一个政策。禁燃是趋势,它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是消费者的多元需求是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这里面需要更具科学的管理和全面的统筹安排,包括产业布局、统筹安排、时间节点等多个方面。

       “油电”短期必将共存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汽车在产品端持续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及低碳燃油车型的发展。尤其在近几年中,世界汽车产业开始向电动化转型,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推广和技术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壮大正在改变汽车的发展格局,使产业从传统燃油车逐步走向燃油动力、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三分天下的新态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中,传统燃油车能够彻底被新能源汽车所取代。

       从汽车发展的层面来看,燃油车至今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经过了市场的重重考验,无论产品技术还是体量规模都相对成熟。而且油车是个广泛的概念,包括油车、酒精汽油、合成燃料、HEV、氢动力等,可以凭借不同的技术在不同细分市场领域形成有效竞争力。

       当然在油价不断上涨的当下,传统燃油车还必须做出改变,在技术升级的基础上提升性价比。从能源资源角度来看,现在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接近72%,为了减少汽车对于石油的消费,现在逐步转向可再生能源领域,对于汽车产业来说同样也是一种电动化的发展。但如果全部进行电动化,那对于锂、钴等稀有金属资源又是另一项挑战。对此,一份相关机构调查显示,当合成燃料、清洁燃料等各种方式共同支持汽车产业发展,且规模达到5到6亿辆时,这对于各项资源的运行是最安全的。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过去两年快速发展,2020年销量仅为127万辆,2021年就达到327万辆,2022年实现625万辆。两年的时间涨了500万辆。在渗透率方面,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去年为27.6%,但2020年刚刚超过5%,两年之间涨了20个百分点,新能与汽车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虽然今年新能能源汽车补贴撤销,但随着领先企业具备维持价格稳定的能力,电动汽车使用场景的丰富和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认识的逐步加深,电动车还会有比较快的发展。

       与此同时,市场也必须认识到,基于纯电动汽车的产品特性,低温、高寒等地区的消费者无法长时间使用,且纯电动汽车需要以完善的充电设备为前提,这就使得应用场景有所局限。在种种限制条件下,直接决定了纯电动汽车未来不能像燃油车一样走进中国的各个地区。即便在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纯电动汽车也一定不会完全主导中国汽车市场。

       以客观的角度评判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的关系,其更多是一种技术路径上的竞技,而最终将留下谁,则取决于谁走的更快一些。但从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发展阶段来看,中国车市将继续呈现燃油和电动共存共生的发展状态,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汽车产业需要多种技术路线融合发展

       碳中和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但对于汽车产业的发展来说,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不是一道“二选一”的选择题。在汽车产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基于市场环境和应用场景中,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汽车的存在价值和规模作用都是不同的,更是无法替代的。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汽车产业是消费的顶梁柱,而传统汽车又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促进汽车消费,既要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也要兼顾传统燃油汽车的有序发展。正如李稻葵所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会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方式还在追求多元化,还要诗和远方,还要驾车远行。无论在任何时候,我国的政策制定者还是尊重市场技术和百姓的意愿的,这就需要汽车技术走交融共生发展之路。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

       徐长明在演讲中表示,油车和电车无须相互替代,电动车有电动车的优势,燃油车有燃油车的优势,两者在可预见的未来都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未来汽车市场一定是多种能源方式并存的,而新能源汽车和油车传统车是竞争关系,是共融的关系。

       按照国家的发展规划,预计到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峰的目标,至于具体的燃油车退市时间表,仍处于研究阶段中,这意味着国家对于燃油车退出的预期是相对保守的。

       著名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

       对此,管清友的观点是让市场真正回归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基础性作用。目前很多一二线消费者已接受购买、实用纯电动汽车,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汽车用户站队燃油车。事实上,汽车路线的发展,技术的升级都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化、消费者的需求而改变。当然车企也无需过度焦虑,无论是产能过剩还是销售模式,一切都按照行业趋势变化平稳发展。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

       崔东树在现场沙龙活动中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唱衰燃油车目前不太合适,而且从消费需求来看,实际上各类车型都有自己的使用场景。每个用户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有自己合理的选择。尤其是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的使用场景波动性比较大,长短途都有,燃油车才是更加合适的选择。

       中汽政研新能源汽车政策研究部总监周玮

       “不论是燃油车还是纯电动汽车,在未来出行中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周玮提出,立足于汽车产业发展,燃油车的存在与推进是为了保证经济、市场的稳定前行,因此不能限制发展,让传统行业出现大起大落。行业应该推动传统内燃机行业与新能源汽车双方互相赋能,协同并进形成产业发展稳定格局。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

       “燃油车和电动汽车并行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消费经济的稳定前行,同时也有利于国家能源多元化实用,保证能源安全”。梅新育点明新能源车产业的兴起首先是为了增强中国的能源安全,减少传统燃油车的石油使用量。但当新能源汽车发展到一定节点上,如果我们想要通过抑制传统汽车消费继续增强能源安全,就要付出整个国民经济效率下降的代价,这是不可取的。

       车企应该做出理性选择

       当下燃油车是汽车消费的主流,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处在汽车能源动力颠覆性变革的过程之中,消费者面对的是新技术、新产品,而传统汽车企业则需要站在纯电动汽车、燃油车、混动的十字路口上,做出准确的判断,接受并拥抱一系列的挑战。

       本届论坛上,寰球汽车集团总编辑苏雨农邀请管清友、崔东树、周玮、梅新育就未来汽车技术路线展开了沙龙研讨。沙龙现场,各位专家直抒胸臆,表明了对未来汽车发展趋势的预判。专家们一致认为,对于未来汽车不能聚焦于某一技术路线,应当秉持开放包容多元的态度。

       传统车企的电气化转型犹如?“大象转身”,当汽车动力面对新的选择时,车企的做法不只是“弃之”“择之”那么简单,而是要在两个选项中进行权衡,以稳定的方式完成两个选择之间的转换。

       事实上,对于大众、丰田、通用等传统燃油车企而言,新能源汽车在电动化初期并不能为车企创造利润,推出纯电动车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在产品更新的同时,传统车企在短期内可能还将面临来自生产、设备等方面的压力,这都需要传统车企进行燃油车与电动汽车的过渡。

       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中,传统燃油车品牌是一个庞大的队伍,如果它们贸然“抽身”,不仅将对企业的自身经营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且对于市场发展而言,势必会产生市场空缺。

       传统车企要从燃油阶段平稳“抽身”,这就决定了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需要传统车企在技术、产品、服务上进行了一系列布局,不断满足不同品类消费者的电动化出行需求。与此同时,它们还需对燃油车持续投资,持续推进燃油车的市场发展。

       如果说电动化是汽车产业的终极目标,那在这之前,传统燃油车和电动汽车将在很长时期内处于共融共生的阶段。此时的内燃机态势不是无限衰败,而是要以其他形式焕发生机。多能源时代,需要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协同发展,更需要它们共同促进总体规模提升。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简报,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深度 | 拜登来了,全球车市喜忧参半

       小汽车的短板

       ---新能源车

       当下,新能源汽车已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但记者调研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仍有待突破,关键零部件还面临“卡脖子”问题。动力电池方面,我国在高比能量电池、高安全电池长寿命电池方面仍需加大研发力度;电机系统方面,我国的高效高密度驱动电机系统等关键技术,相较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关键零部件方面,车用芯片、高速轴承、智能汽车所需的毫米波雷达等,我国目前与国际先进水平亦有差距。专家建议,应加强国家统一部署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给予新能源车企投融资优惠政策支持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迭代:加大新能源汽车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今后十年是新能源汽车关键机遇期

       近年来,全球各发达国家和汽车强国纷纷转型电动化,将其作为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性选择。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12个国家、25个地区宣布或制定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我国也明确了以电动化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

       新能源汽车基本上是零排放或者是超低排放,全寿命周期也可以做到低排放。”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说,有关部门做过测算,如果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一2035年)》的安排发展新能源汽车,交通领域应该在2028年就能够实现碳达峰。

       从发展条件来看,我国在供应链体系、资源储备、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有望通过新能源汽车实现汽车产业的换道超车。

       调研发现,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仍有待突破,关键零部件还存在“卡脖子”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兼技术部部长王耀认为,与国外龙头企业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有待突破。“动力电池方面,我国在高比能量电池、高安全电池、长寿命电池方面仍要加大研发力度:电机系统方面,我国的高效高密度驱动电机系统等关键技术,相较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王耀说。

2019盘点|2020年,裁员浪潮将如何袭击中国汽车界?

       几大全球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嗅到了美国市场电动化商机。

       文丨钱伯彦

       奇迹并未发生。

       在美国汽车工业核心底特律所在的密歇根州,拜登以279.6万票对264.8万票的优势拿下了16张关键的选举人票,避免了重蹈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覆辙。

       通过在密歇根、威斯康辛以及宾夕法尼亚这三个锈带州构筑所谓的“蓝墙”,拜登最终在美东时间11月14日取得了306张选举人票,力压特朗普的232张选举人票,理论上将于2021年1月20日起就任第46任美国总统。

       投桃报李还是双刃剑?

       拜登之所以能够在三大以汽车制造业为主的锈带战场州获胜,不仅仅要归功于拜登“有史以来总统候选人中最大车迷”这一头衔。拜登的父亲曾在青年时代长期在家乡特拉华州最大的雪佛兰经销商之一工作,而拜登本人更是雪佛兰科尔维特跑车的忠实粉丝。

       更为关键的因素则是拜登得到了美国最大工会之一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的官方支持。UAW在竞选期间的密尔沃基集会上就公开对十年前金融危机时,拜登作为副总统拯救美国汽车产业而表达感激,并相信如若当选就任,拜登在未来四年内作为总统能够再度力挽狂澜。

       虽然特朗普在2016年直击汽车产业工人灵魂的葛底斯堡演讲中表态要将100万个制造业岗位带回美国,但是事实上,截至2020年2月,密歇根州制造业62.37万的就业人数相较于2018年底63.42万的峰值反而有所下降。

       而对于美国三大传统汽车制造商而言,拜登如若当选就任,更意味着来自华盛顿的政治压力骤减。

       特朗普任内一直致力于通过行政手段迫使汽车厂商将工厂迁回美国本土,白宫方面不仅针对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先后征收过10%和25%的关税,更以《美墨加三国协定》替代原先的《北美贸易协定》,将在美销售汽车的国产零部件比例从62.5%提升至75%。

       相比起热衷于打贸易战的特朗普,拜登并不主张贸易保护主义,暂时也未表态计划进一步升级中美摩擦。随着逐步取消部分关税可能性的提升,底特律三巨头跨太平洋的供应链将有机会重新恢复畅通。

       三家美国传统汽车制造商对于拜登的欢迎态度仅从三巨头第一时间通过社交媒体和公司发言人向拜登表示祝贺即可窥见一斑。毕竟在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正式宣布选举结果之前,拜登的获胜仍未成定局,包括俄罗斯、墨西哥等非美国传统盟友在内的区域大国至今都均未对拜登有所表示。

       不过,即使汽车三巨头能够在供应链问题和贸易保护问题上松口气,它们也同样需要面对拜登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税收。

       不同于力主对企业减税以刺激经济的特朗普政府,拜登在竞选期间已明确表态提高企业税率,将企业税最高税率从目前的21%提升至28%。

       此外,若能顺利就任,政策更为温和的拜登预计仍会沿袭特朗普时期促进汽车业回流本土的政策。一方面,拜登从未表示将废除《美墨加三国协定》,协定中的零部件国产比例短期内并不会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特别是针对美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盈利的全球无形低税所得税GILTI,拜登更是计划将税率从目前的10.5%一口气提升至21%,变相地促使跨国车企将整车产业链设在美国本土。

       美新能源汽车业复兴在望

       如果说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拜登新政给车企们带来的是贸易摩擦与企业税负的选择题的话,那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拜登及其背后的民主党带来的或许只有好消息了。

       “上任之后第一天便会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是拜登在社交媒体上针对特朗普“退群”行动的有力反击。但是拜登在新能源领域的愿景并不仅仅局限于此。

       早在7月的竞选集会与之后发布的《清洁能源革命和环境计划》中,拜登就宣布将在任内推出规模宏大的气候转型计划,并效仿欧盟力争在2050年之前达成碳中和目标。为此,联邦将出资2万亿美元,配合私营部门以及各联邦州层面的投资,该气候计划的资金规模总计将达到惊人的5万亿美元。

       具体到汽车产业,一揽子计划中包括了基础设施建设、增设购车补贴、政府计划采购以及税收优惠等多个维度的新能源汽车刺激方案。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拜登计划在全美范围内新建50万个充电桩,并加快动力电池的研发与本土生产。为了扶持电动汽车领域的初创企业,民主党方面还计划设立创投资金来确保造车新势力的存续。此前2012年,美国能源部主导的先进汽车技术制造项目(ATVM),就以信贷形式给予特斯拉和Fisker两家企业十余亿美元的资助。

       在政策方面,拜登则计划为以燃油车换置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提供现金代金券。虽然现金补贴的具体细节仍未确定,但联邦政府预计将在10年内为此投入至少4500亿美元。相较于中国和欧洲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美国长期以来一直缺少有力的价格型刺激工具扶持电动汽车。2009年奥巴马政府期间,华盛顿方面曾一度动用30亿美元给予换置机动车的消费者以最高4500美元的补贴,但该刺激政策在30亿美元资金池耗尽之后便无下文。该政策的力度甚至无法与经济体量小得多的德国50亿欧元补贴资金池相比。

       除了直接给予消费者补贴之外,拜登还计划从以校车为代表的公共交通领域以及政府用车入手,通过联邦采购系统率先将美国国产电动汽车投入运营。

       另一个重要举措则是加码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政策。奥巴马时代,联邦曾给予每家汽车制造商20万辆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额度,每辆电动汽车抵免额为7000美元。直至今年3月,特斯拉和通用汽车相继用尽20万辆名额之后希望华盛顿方面考虑延长该税收优惠政策。但在当月的国会报告中,白宫方面不仅拒绝了该要求,反而要求全面取消这一税收抵免优惠,并称取消之后将在10年内为政府节省25亿美元开支。而拜登则计划一次性将抵免额度从20万辆扩大到40万辆,每辆电动汽车的抵免额也升级至7500美元。

       在政策性优惠之外,拜登对新能源汽车扶持的另一板斧则是再度强化对传统燃油车的监管力度。

       在最具代表性、也是环保法规最激进的加州,特朗普政府之前在联邦层面对加州政府下属的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提起诉讼,指责该委员会无权独立于联邦推行严苛的排放要求。今年3月,特朗普更是以行政手段废除了奥巴马时代规划的燃油效率标准。

       根据该规划,美国汽车厂商需要在2011年至2025年的15年时间之内,将燃油经济性提升一倍至每加仑燃油行驶54.5英里的水平,即相当于每年必须将燃油经济性提升至少5%。而特朗普则将此标准下降至1.5%,希望以此确保皮卡等“肌肉车”的持续竞争力。

       作为奥巴马时期美国副总统的拜登则预计将重新撤回联邦对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的诉讼,并恢复奥巴马时期制定的燃油效率标准规划。

       过去四年内,特朗普在共和党铁票仓、页岩气大本营俄克拉荷马州等地与民主党票仓加州等地推行的歧视性政策正使得美国国内分化逐渐加剧,能源州与科技州之间的矛盾正使得联邦范围内推行适用的环保排放标准变得困难重重。

       强调“重建美好未来”(Build?Back?Better)口号的拜登若上任,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合各州之间的矛盾,为全美范围内的统一标准铺平道路,并为美国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根据拜登提出的《清洁能源革命和环境计划》,全美范围内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将在2026年之前达到25%,年销量达到400万辆级别,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预计将为美国创造100万个就业机会。

       遗憾的是,截至目前,即便拥有电动汽车领域的明星企业特斯拉,美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已经在中、美、欧世界三大汽车市场中稳稳垫底。根据麦肯锡咨询的统计数据,2020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38.5万辆,欧洲则成功超越中国以41.4万辆的销量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而美国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1.1万辆。

       彼岸的受益者?

       对拜登表示欢迎的,除了美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外,还有大洋彼岸的欧洲人。

       一位在外交和贸易问题上按套路出牌、注重传统跨大西洋友谊、且认同巴黎气候协定的美国总统候选人当选无异是欧洲人乐于看到的。

       特别是在贸易摩擦和关税问题上,特朗普政府并未顾及跨大西洋友谊而一直威胁把对欧盟进口汽车关税从2.5%提高至25%,这一威胁始终是悬在戴姆勒、宝马等欧洲车企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毕竟不久之前美欧双方刚刚在民用航空制造业领域互相开征了报复性关税。

       相比于特朗普政府,在中美摩擦的大背景之下,通过逐步取消对欧盟产品关税以换取欧洲人不在中美双方之间骑墙正在民主党建制派内部达成共识。此外,拜登作为英国无协议脱欧的反对者,也能够通过英美特殊关系对伦敦方面施加影响力,有助于欧洲车企规避英国硬脱欧后紊乱的供应链问题。

       与其同时,在美国传统车企三巨头电动化相对落后的背景下,欧洲车企也希望通过美国汽车业电动化浪潮进一步占领北美市场。

       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在大选期间接受彭博社采访时就表示:“民主党的政策可能会更契合我们的全球战略,即应对气候变化、全面电动化的战略。就市场份额而言,美国是世界上(电动汽车)最薄弱的地区。随着大众汽车电动化战略的深入,在美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今年下半年以来,大众集团ID家族接连推出ID.3和ID.4两款重要纯电动车型。尾气门之后的大众集团一直希望能够通过ID家族重新在北美市场打开局面,大众此前已经在田纳西州设立一座ID.4生产工厂。

       与欧洲车企一样嗅到美国市场电动化商机的还有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东亚动力电池生产商。作为拜登高级外交政策顾问的托尼·布林肯曾在竞选期间表态,中美完全脱钩不切实际,需重置与中国的经济和技术关系。

       不过,有望在零部件层面恢复对美出口贸易繁荣的中国企业仍需面对诸多挑战。

       一方面,作为拜登副手、曾任加州检察长的贺锦丽将扮演关键不确定因素。贺锦丽除了有助于民主党借着政治正确的女性少数族裔代表大打身份政治牌之外,还将是民主党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美国式知识产权制度的最佳人选。该问题此前在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谈判时就遭遇阻力,未来也有可能成为中美在自动驾驶、车联网技术方面交流的隐患。

       另一方面,若顺利当选就任,在未来四年任期内,拜登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扭转特朗普留下的政策也存在疑问。特朗普不仅成功地在任内任命了三位联邦法官,共和党预计也将继续控制参议院。从未表态将放弃《美墨加三国协定》的拜登,或许更可能仅仅是一位讲礼貌的“特朗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电动汽车价格表

       编者按

       2020年在寒冬中正缓步走来。在经历了去年补贴退坡、市场负增长后,今年市场向何处去正在成为最大的猜想。即日起,第一电动网推出2019年终盘点和2020年初展望系列,意在通过一系列关键词的梳理,对2019年和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进行系统性回眸和前瞻。

       2019年深冬的某一天,中国某著名车企内,员工在办公室开始了日常吐槽,这一次的话题是公司的班车和停车场竟然都开始收费了。

       “现在的车企都开始裁员了,我们不裁员,收点班车费怎么了,要什么自行车啊?!”不巧,这本是加深办公室友谊的时刻,不仅被老板参与了进来,还留下了这么一句颇具深意的话。

       的确,回顾2019年的汽车行业,“裁员”是绕不开的关键词之一。只不过,过去一年的裁员主要发生在以BBA为首的全球顶级巨无霸车企中。

       在2020年,它会在中国车企内部大规模上演吗?

       裁员大潮来袭,全球巨头车企几无幸免

       如果说世界汽车看欧洲,那么德国一定是欧洲汽车世界的中心。坐拥大众集团和BBA三强的德国,在此次裁员风波中,自然起着“表率”作用。

       2019年3月,德国大众就率先宣布将裁减10%的管理人员,并且将在2023年前以退休的方式裁员7000名员工。

       进入下半年,随着全球汽车市场情况的进一步恶化,BBA三强也不得不进行裁员瘦身。先是9月份,宝马集团宣布将在2022年之前裁员5000-6000人;12月份,戴姆勒和奥迪也步其后尘,均表示将进行大幅裁员,且人数均接近万名。

       虽然具体裁员名单并未公布,但从目前已知的信息不难看出,“高层”是德国企业这一轮裁员中的重灾区,无论是大众还是奥迪都已经确认将精简公司的管理团队。而这也透露出了一个信息,在这长期渐进的裁员计划中,欧洲车企大多选择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相比于略显谨慎的欧洲,美国车企则体现出了更为直接的一面。作为新兴造车公司的代表,特斯拉对于市场的敏感度总是更高一些。2018年6月,马斯克便宣布针对其美国公司裁员9%。而仅仅7个月后,特斯拉便开启了第二轮大裁员,裁员人数达3000人,占员工总数的7%。

       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与漫长的缓冲期,特斯拉快刀斩乱麻地完成了两次瘦身。

       激进裁员的不止有15岁的特斯拉,拥有111年历史的通用汽车也是如此。2018年11月,通用汽车宣布计划裁员14000人,并关闭全球7加工厂,其中包括北美的5家和另外地区的2家。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2月6日之前,通用就已完成4000名员工的裁员,而截至3月份,这个数字就已经增长到了8000人。

       同样已过百岁的福特汽车,在裁员方面也异常果断。2019年5月,福特宣布将裁员全球范围内的7000个员工,其中包括2300个美国员工。对于这7000名员工,福特给出的最后期限是9月前。随后,6月,福特再次宣布将裁员欧洲地区的12000个员工,主要涉及小时工。而这一次它留给了这万名员工一年多的时间,裁员将于2020年底之前完成。

       7个月,裁员近两万名员工,如此高效率的工作速度,这很美国。

       不同于德国的谨慎与美国的迅速,日本车企的裁员方式更加“有的放矢”。2019年以来,日产共宣布了4次裁员计划,分别为1月,5月的两次和7月,人数为700人、600人、4800人和12500人,针对的地区则为美国、西班牙和全球。而从裁员的具体内容不难发现,日产想甩掉的均为利用力较低的海外工厂,例如位于美国的密西西比工厂和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工厂。

       同样的,本田在2019年5月宣布,将裁员3500人,主要针对的也是其位于英国的工厂。

       在经济的寒冬中,哪里不行裁哪里是日本企业奉行的原则。

       裁员浪潮登陆中国,尾部自主车企和造车新势力是重灾区

       既然是谁也无法独善其身的时代,当裁员大潮已经席卷全球车企之时,中国车企能够幸免吗?

       在2019年,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中国车市似乎真的成为了一块仅存的高地。迄今为止,除了扩张过度的蔚来宣布要将其全球近10000名员工裁撤至7800人外,还没有企业透露出大幅裁员的迹象。

       但2020年会怎样?针对这个问题,第一电动网访问了几位国内车企的相关负责人。

       比亚迪汽车总经理助理杜国忠表示:“不会裁员,但会有正常的竞争考核机制,优胜劣汰。每个企业单位都有KPI考核。”虽然受补贴退坡的影响,比亚迪在2019年下半年的销量有所下滑,但无论是携手丰田,还是接连向市场推出新车,都显示出比亚迪的内部仍在有条不紊地运行。

       广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肖勇对于2020年更是充满信心,“我们今年计划增长50%以上,所以还会增加人员。”自2017年7月成立以来,广汽旗下目前虽然只有Aion?S、Aion?LX和传祺GE3三款车型,但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累计销量却实现连续5个月的逆势增长。这样堪称一枝独秀的成绩确实为其今年的发展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与信心。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裁员肯定是会影响中国企业的,从销量和盈利数据上来看,只有个别中国企业微好于合资企业,绝大部分还是较差的,所以这是必然的一个趋势。”某大型车企的一位高管对第一电动分析道,“但是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它也有它的一些特点。我们国内的几大国有企业,除了搞自主品牌之外,还有自身的合资品牌在给它输血。虽然已经进入后合资时代,但是它们家里应该还有余粮,所以可能会谨慎地采取裁员的措施吧。”同时,国企还肩负着特殊属性,要响应国家的号召,而其中的首要就是稳就业。

       在这股浪潮中,国企尚能扛住,但民营自主品牌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民营自主品牌可能会采取类似的措施,但是我不认为这个措施纯粹就是为了裁员。可能也是借着这个机会给自己瘦身,找准自身的方向和定位,把整个团队做一个调整。”该资深人士表示,“我认为这是必要的,在这个阶段,也可以看作是个休整期。”

       “所以就是要看裁员如何应用吧,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活下去而裁员,我认为可能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但如果为了使自己调整一下,能够状态更佳,还是很有必要的。”

       另一位行业资深观察人士也持类似观点,他还进一步作出了这样的分析:“从大盘来看,2018年中国汽车总销量是2808.1万,2019年的数据过几天会出来,大概会在2600万左右。这么算下来,仅2019年,至少中国汽车市场至少有200万过剩的产能。那么,相应过剩的人员会不会在2020年被裁掉呢?据目前行情,2020年,中国汽车的总体销量如能跟2019年持平,就算不错了。”

       不过,他认为裁员很难普遍发生,因为各车企发展情况都不一样。在头部的国有车企和头部民营车企,裁员很难发生。但在尾部的民营车企,如众泰、猎豹、海马等,裁员很可能会大规模发生。而在绝大多数造车新势力中,裁员也都是大概率事件。

       电动化浪潮势不可挡

       正如他所言,这场席卷全球的裁员不仅是不得已的,更是不可抗的。在经济下行和电气化大潮的双重压力下,车企一方面不得不大力裁员以控制成本支出,另一方面,也必须要加快自身向电动化转型的速度。

       众所周知,汽车的电气化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的现实。

       不妨先来看一组政策时间点。

       2018年,希腊起草国家能源和气候方案,计划2030年希腊电动车比例达10%;

       2050年,欧盟政府计划实现净零排放,而拥有众多欧洲汽车品牌工厂的丹麦,希望这个时间可以提前至2040年;

       2019年11月15日,哥伦比亚政府发布法令规定,进口电动车关税税率降至0%,并取消进口配额限制,进口纯天然气动力车辆关税税率降至5%;

       2019年11月底,斯洛伐克经济部正式公布,自12月17日起,斯洛伐克居民、企业、公共单位购买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时,均可向政府申请购车补贴。按照规定,补贴价格不得超过5万欧元,其中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上限分别为8000欧元和5000欧元;

       除上述新生政策外,德国政府本定于2020年底结束的补贴政策,计划将延长至2025年底。政策规定,售价4万欧元以下的电动汽车补贴将提高50%,而售价低于6.5万欧元的则将提高25%,补贴数额由政府和车企各承担50%。

       甚至连我们的非洲兄弟——坦桑尼亚,为了环境的优化,都开始对进口老旧二手车进行控制,由此足以看出,在环境的压力下,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量将是巨大的。

       而经历了裁员,甩掉包袱后的特斯拉正以传统车企意想不到的速度飞快地发展着。2019年,特斯拉不仅以全球上半年销量15.8万辆的成绩,一举超过保时捷,更以近80.8万辆的销量反超比亚迪,成功登顶全球电动车销量冠军。

       或许也正因为它的苦尽甘来,才使老牌车企们看到了来自新能源汽车背后更大的诱惑。因此,向着电动化转型,几乎是所有车企都绕不开的选择。而“腾笼换鸟”只是这场转型中动静最大的一步而已。

       事实上,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浪潮中,留给这些老牌强者的市场还有很大。毕竟,除了特斯拉以外,现已布局电动产品的企业并没有非常出色的表现。例如,已经确定即将停产的宝马i3和i8,在2018年的总销量仅仅为5100辆。而即使是5100辆的年销量,同样也值得骄傲,毕竟比起外界都知道的宝马i3,很多车型甚至还处在消费者的盲区。

       于是,为了能够提早占领市场,各个车企都纷纷宣布了电动汽车时间表。

       通用汽车宣布,2023年前,将在全球推出20余款纯电动车型。其中中国作为重要市场,2020年前通用将在中国市场推出10款新能源汽车,2023年,投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将达到20款;而到2025年,别克、雪弗兰和凯迪拉克三大品牌旗下的绝大多数车型在中国都将实现电气化。

       大众集团也表示,将在2025年前推出80余款全新电动车型,其中包括50款纯电动车型及30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截至2030年,大众旗下的300余款车型均将推出至少一款电动车型。

       2025年似乎是各个车企电动计划中的重要时间点。不仅是通用和大众集团,BBA也是不约而同相得将赛场相约在5年后。

       奔驰表示2025年前将会推出10款EQ家族纯电动新车,且届时纯电动新车将会占品牌总销售的15%-25%;宝马方面则计划,到2025年将新增新能源车型25款,包括12款纯电动汽车,覆盖旗下所有品牌车型,同样预计销售占比将达到15%-25%;相比之下,奥迪的进程则更加迅速,到2025年,公司计划将推出30款电动车型,占总销量的40%。

       而此前一直并未发力的丰田汽车也默契地将时间节点确定在了2025年。据丰田方公布的信息,公司将于2020年开始在中国引入纯电动车型,截至2025年,丰田将会在中国市场出售10款以上的纯电动产品,并实现全球电动化车型年销量550万辆。

       从这一各个数字中不难猜想,或许2025年的中国,才是电动汽车赛道的开始。

       之所以选在2025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会长苏晖认为,“5年期更靠谱”。他分析,“由于车市连续两年出现销量下滑,明年很可能继续下滑,因此到2025年这5年的时间,中国车市有可能由下滑转为过度,实现正增长。届时中国车市将进入平稳状态。”

       2025同时也是很多车企在中国猛烈发力的一年,对于强大对手的涌入,苏晖认为届时中国车市的调整是巨大的,有可能会超过我们的预期。“新能源车企和传统能源车企合资股比还要进一步放开,影响较大,对于中国车企来说需要一个缓冲期。”

       同时他也预测,2025年时,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可能将达到800~1000万辆,市场也会更加活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最便宜的电动汽车都有哪些呢?今日咱们就来分析一下现阶段销售市场再售的最便宜电动汽车,看一看电动汽车价钱到底怎样。值得一提的是,我统计分析的新能源技术电动汽车中,并不包含微型汽车。事不宜迟,下边咱们看来最便宜的电动汽车吧。

       新能源技术纯电动汽车价目表(补助后售价十万之内)

       这一份报表中基本上就包含了最便宜的纯电动汽车,此外还不包含许多售价更低的小型电动汽车。下面咱们就选择几种需要选购的纯电动车型来介绍一下。

       瑞虎3xe

       补助后售价:8.98-10.68万

       做为瑞虎3x的纯电动车型,瑞虎3xe造型设计与瑞虎3x保持一致设计理念,差别取决于关键点上提升了专享纯电动车的深蓝色标志。瑞虎3xe纯电里程数为351-401千米,这一续航力尽管_有过多闪光点,可是充分考虑补助后终端设备零售价早已是8.98-10.68万,这一价位或是十分出色了。此外瑞虎3xe适用快速充电,半小时能够快速充电由0用电量至80%。

       东南DX3EV

       补助后售价:8.98-10.98万

       一样做为东南DX3的纯电动车型,东南DX3EV与汽油版车系维持同样设计理念,外型造型设计一致,但是增加了很多代表新能源技术的深蓝色原素。对比老款,东南DX3EV得出了351的纯电里程数,这一主要表现归属于中等偏上,但是考虑到价钱,也是充足特惠了。

       云度

       百万购车补贴

       好了,今天关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表”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表”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